湖北联盟
|
共产党员网
|
返回联盟首页

湖 北 省 党 建 网 群

党史博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党史博览

毛泽东谈“去掉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发布时间:2022-05-31 17:34:00

  盲目性就是在看不清、看不全或看不见、看不到的情况下还要做决定,还要迈开脚往前走,其结果就是容易跌跤、碰撞。“去掉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并积极践行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认识和实践探索对今天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暗沟里走路,会苦煞人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这就“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不然就像“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年轻的毛泽东,在当时“天下纷纷”的局面中思考着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问题。他认为,时人虽有一些变革主张,但对救国之道,未找到一个根本解决办法。正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所以行动不过是“盲目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找到”到“学会”,必然经历一个认真学习的过程。毛泽东讲到,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会“常常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以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工作就不可能做好。  

  马列主义不仅要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要真正掌握它。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了系统阐释: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列主义,不能只是学习他们的词句和了解他们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要学会,就要在学习的时候多想、多思考。毛泽东指出,“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打开窗户,听闲话  

  学习成果如何,总要在实践中见真章。更多的时候没有现成经验可学,只能在实践中边干边学。毛泽东讲到,事情开头的时候总是心中无数的,道理都是慢慢懂得的,比如打仗,打以前就连想也没有想过,后来逼上梁山非打不可,只好硬着头皮打下去,但是打下去慢慢就熟悉了。就像不迈开脚就永远学不会走路、不下水就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渐从“心中无数”到达“心中有数”,从盲目到达自觉。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鲜明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延安对中央妇委和中央西北局联合组成的妇女生活调查团讲话时,毛泽东回顾了自己通过调查研究认识农村的历史:刚开始,即使做了农民运动,得知了各阶级的一些情况,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自己对于农村阶级的结合,仍不是十分了解的;到井冈山之后,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而贫农与雇农的问题则是在兴国调查之后才弄清楚的。因此,他强调,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而且“要有耐心地、有步骤地去作,不要性急”。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继续“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全面紧张,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在八届九中全会以及为准备这次全会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号召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各领域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是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古语。他指出,一个问题来了,一个事情来了,一个人分析不了,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那就要大家一起来分析,“大家来交换意见,要造成交换意见的空气和作风”,“首先要承认这一点,就是一个人搞不完全,要依靠大家来搞,这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启发同志的思想,去掉盲目性”。对此,毛泽东还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打开窗户”和“听闲话”。他讲到,为什么我们的新鲜空气不够?是怪空气还是怪我们?空气是经常流动的,我们没有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就不够,所以,“我们要学会听闲话,我们长两个耳朵就要听闲话”,“就是要像房子一样,经常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要把听闲话当作收集舆论、收集各种意见的机会,“像拣破铜烂铁一样将不同意见收集起来,经过熔化,准备修正我们思想上、工作上的毛病和错误”,“这样就可以减少盲目性”。 

  把握“桅杆刚露”时,才叫领导  

  毛泽东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没有完结的时候,“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虽然不能穷尽真理,但我们可以通过“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 

  毛泽东多次讲要从错误中学习。他认为,“失败的教训同样值得研究,它可以使人少走弯路。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曾给我国的革命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他的错误对我们有帮助,教育了党,教育了人民,从这一点上讲,我本人就是他的学生。我们的教员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教员,蒋介石是我们的教员,犯错误的同志也是我们的教员。没有他们,我们就学不会办事。”总结错误不是为了悲观失望,而是为了从中学习经验教训,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正如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党在个别时期所犯的“左”、右倾错误,“在党还缺乏充分经验和充分自觉的时期内,是难于完全避免的;而且党正是在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过程中而更加坚强起来”。 

  只有增加预见性,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有足够的心理预期,进而早作准备,减少盲目性。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毛泽东认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相关资讯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