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联盟
|
共产党员网
|
返回联盟首页

湖 北 省 党 建 网 群

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组工动态 > 基层党建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三链条”攥紧流动党员管理“风筝线”

来源:共产党员网  |  发布时间:2023-09-06 12:40:00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从构建区域统筹、联动共建、回乡反哺“三链条”切题,攥紧流动党员管理“风筝线”,取得明显成效。

  县内县外区域布局,搭建“流而有家”辐射链

  县委成立“流动党员综合党委”,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4个县外人才工作站分别设置华中、华北、华东、华南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服务站”,规范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实现流动党员“安家”全覆盖。

  “一人一档”信息机制。依托流出地党组织信息库,分务工、经商、求学等8个类别,收集基本情况、学习培训等7类信息,建立流动党员“一人一档”730余份,实现底数清、流向明。

  “一人一包”联系机制。建立流动党员包保联系制度,县外人才工作站98名优秀在外人才与流动党员结成包保对子近200个,坚持“每月电话联系、每季度见面沟通”,为流动党员解决异地报到、学习培训等事项800多件。

  “一节一访”关怀机制。在七一、春节等重要节点,县领导带队分赴四个流动党支部走访慰问15批次。各流动党支部举办节庆活动7场、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92名。上海疫情封控期间,700份装有兴山特产、价值20余万元的“爱心礼包”由兴山专车运往在沪兴山籍人才、流动党员手中,此举迅速冲上网络热搜。

  流出流入两地联手,精细“流而有序”管理链

  加强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双向互动,建立“三联”共管机制,落地落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支部“联姻”。实行党员外出“双报告”制度。外出前,向流出地党组织填报流入地相关情况;外出后,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填报流出地党组织相关情况。全县96个村(社区)党组织动态建立“流入地党组织名册”,主动对接联系流入地党组织并签订共管协议,建立“联姻”关系1000余对。

  教育“联抓”。建立“流出地党组织线上推学+流入地党组织线下送学”联抓模式。2023年以来,线上推学“思想引领”微党课、“共同缔造”微案例、“头雁领飞”微故事等830期(次),线下送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学读本1200余套。

  服务“联动”。流出、流入两地党组织协同开展“风筝护航解难题”主题活动,妥善解决流动党员本人工资拖欠、看病就医及其留守家庭生活难题693件。

  乡才乡用资智回聚,放大“流而有为”作用链

  坚持“乡才乡用、返乡哺乡”理念,县委书记每年至少2次带队赴4个县外人才工作站,与流动党员代表共话家乡发展;春节期间,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开展镇村“乡才沙龙”系列活动68场次,推动取得“三乡效应”。

  咨智“回乡”。在“乡才沙龙”活动中,300余名流动党员带头提出140条“金点子”被县乡村采纳。2023年以来,一支由153名流动党员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已向家乡“回传”经济社会发展信息800余条。被纳入全县人才库的2000名在外人员中,流动党员占比超20%,咨政作用不断显现。

  资金“哺乡”。派遣4支招商团队定点定期对接创业成功的流动党员,撬动落地投资项目28个,资金回流3000余万元。广大流动党员为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捐款3000多万元。

  能人“返乡”。纵深推进能人回归工程,持续推送《流动党员回村召集令》,组织乡镇开办“招贤集市”8场,82名流动党员回村参选村“两委”干部,49名在外创业成功的党员回乡发展,31人被纳入党员创业带头人计划,示范引领作用明显。

相关资讯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