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益:贴心的好医生 执着的领路人
来源:共产党员网 | 发布时间:2013-12-26 10:16:00
有这样一种人,没有多余的言语,却总是将群众冷暖记挂心间;有这样一种人,没有丰功伟绩,单是那份执着就令人肃然起敬;更有这样一种人,不用刻意渲染,单是无私无畏的拼搏就令人深深感动。
他就是“贴心的好医生,执着的领路人”贾嗣镇龙山村党委书记杜天益。
“村民的痛苦激励我不要轻言放弃”
贾嗣镇龙山村这里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村民看病更是难上加难。从小就看着村民遭受病痛的折磨,杜天益牢记心间,他下定决心,要作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初中毕业,杜天益就先后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医门诊和重庆市卫生学校学医,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家乡贾嗣镇龙山村。他要自己开诊所,改变乡亲们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医院看病的状况。1995年1月,杜天益的乡村诊所正式挂牌开张。
“病人的需求给予我坚持的勇气”
对病人的需求,杜天益从不会拒绝,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出诊三四回,最远的人家要走2个多小时。
在村民何远清眼里,杜天益就是他们全家的恩人。“那天我半夜从院坝摔下去,很严重,动弹不得,天上一直下着大雨。”何远清说,“儿子外出打工不在家,我妻子便打电话请杜天益来家里看一下。我当时太心急,忘记了天黑路陡,特别是大庙那段路,左边是石壁,右边是悬崖,非常危险。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杜医生来了,也没休息一下,马上就开始治疗。等我包扎好后,杜天益请我妻子帮忙打盆热水来,说要清洗伤口,这时我才发现他满身是泥,手臂和小腿上全是伤口。”原来,就是在那段最危险的石头路上,摩托车滑倒了,杜天益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车子都翻下了山路。
虽然那次的经历至今还让杜天益有些后怕,但只要乡亲们需要出诊,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起身就“走”。“只要一有人来喊我,就好像无形中有股力量拉着自己往外走,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了。”
“龙山的贫穷是牵引我前行的力量”
杜天益除了是一名乡村医生外,还是龙山村的党委书记。自2004年任村文书以来,哪里最需要,他就第一个冲上去,哪里最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被领导称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放心干部,在我们同事眼里,他是只会干事、不会休息的“拼命三郎”,在老百姓眼里,他是村里执着的领路人。
2011年以前,龙山村是重庆市市级贫困村,村内矛盾较多,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致富没门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杜天益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让群众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是一名村干部的神圣使命。他白天走遍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情,晚上,走访重点户,了解群众的呼声。引导群众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养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使龙山村在今年年初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龙山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
一批批项目和基础设施起来了,杜天益书记却倒下了。8月9日下午1:00,杜书记顶着烈日协调村上的公路用地,由于中暑,加之长期积劳成疾,倒在了公路上。这一倒便是10来天,茶水不进、米饭不占,让这个160多斤的魁梧汉子一下子瘦了好几圈。当我们得知消息后,赶到家里看望他时,却不见踪影,才发现他在办公室处理土地复垦的后续工作。“杜书记,你得注意身体,多休息”我关心地说道。“这两天土地复垦的事情因为我自己的原因都没有做得及时,不能再拖了,龙山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杜书记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此时,作为村官的我顿时感觉肩上责任重了很多,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龙山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这句话便深深地烙在了我心里。
一名农村干部的追求,就是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就是带领群众走上富裕路。如今的杜天益,没有为自己的成绩而止步,他又投身到龙山饮水工程工作中,依然在一如既往地努力,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