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程,总书记亲切关怀、寄予厚望
来源:求是网 | 发布时间:2025-07-23 19:20:00
希望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始终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
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关心关注希望工程,亲身参与希望工程助学项目,结对救助濒临失学儿童,动员社会各界为贫困地区捐建希望小学,多次对希望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为实施好希望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深入体悟总书记的关怀厚望,持续实施好这项播种新希望的工程。
图为2024年8月24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长山村“希望港湾”的孩子们和“童伴妈妈”开展“港湾陪伴 快乐童年”主题活动。 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供图
深刻领悟助学育人的战略考量
1994年,就读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新门希望小学的林冬梅,因家里贫困交不上学费面临失学。当年6月,习近平同志通过希望工程与林冬梅结成“一帮一”对子,此后连续12年资助她上学,期间先后8次看望、5次回信。直到今天,林冬梅依然记得,习叔叔曾对她说,“我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参加‘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工作的”,“有共产党在,日子总会好的”。温暖的关怀,点亮了贫困学子的前行路。在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北梁红军小学,曾经破败的校舍因希望工程的捐赠而重焕生机。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小学生们回信,勉励孩子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体会,希望工程有别于一般公益项目,它是党领导下的公益事业,承载的是党对青少年的无限关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捐资助学、成长服务等工作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动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需要
在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旁,坐落着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这所小学是1995年在习近平同志关心关怀下获助重建的。习近平同志在写给该校校长的信中说:“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做好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们体会,希望工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应当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和国家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部署,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青少年关切出发主动担当作为。
努力厚植扶危济困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贫困落后地区、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们牵肠挂肚。“孩子有没有学上”,“孩子书读得怎么样”,“孩子在哪里上学”……总书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时,看到家里有孩子总要悉心询问,并且反复强调,“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前身是一所山区小学,山高路陡,校舍老旧,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一些孩子天不亮就得出门。2004年,之江小学成为浙江省在南充市援建的160多所希望小学之一。当年5月,习近平同志为新学校奠基,殷殷嘱托“让山村里的孩子早日成才”。202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之江小学的同学们回信说:“得知这些年来学校越办越好,同学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健康快乐成长,我很欣慰。”我们体会,希望工程的初衷是救助贫困失学儿童,传递的是真情和温暖,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责任,应当以真心真情、用心用情做好工作,努力让同一蓝天下的青少年,共同拥有美好的今天与明天。
积极彰显文明进步的时代价值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希望工程作为文明工程和人才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地方工作时,他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希望工程,帮助孩子们开蒙启智、筑梦未来。在福建发起“千家企业建千校”爱心活动,启动实施“闽宁万名失学儿童救助工程”;在浙江要求设立“希望工程”基金,保证民工子女有学上、上得起学;在上海支持“捐建希望工程红军小学”倡议,叮嘱“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我们体会,希望工程使乐善好施、尊师重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凝聚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应当继续发挥公益慈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使希望工程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群众实践载体。